秋风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眼中文网ky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维自剑阁发来了加急奏疏,因发出之时,涪城被魏军所占,故快马辗转他途,至今日才将奏疏送入成都。

刘谌缓缓展开奏疏,数列方正苍劲的小楷映入眼帘。

听闻魏军偷渡了阴平小道,姜维坐卧难安,匆匆写下了这封奏疏劝皇帝不可轻弃,坚守待援。

虽自己后路断绝,有腹背受敌之险,可密密百言,却无一字诉苦。

刘谌将姜维的奏疏递给了尚书令樊建,脑中忽然想起了那句忠肝贯日月的千古名言:请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樊建手捧奏疏光速一览,旋即面色突变,眉头紧蹙。

“殿下,看来您得火速北上了。”

“怎么?”

刘谌不解,樊建起身将奏疏摆在了他面前的案几上,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其中一句话:臣以为剑阁之险,山崩于内方可破之;成都之固,弹尽粮绝未必可摧。

乍一读这句话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总觉得似有言外之意。

樊建面色凝重,不免一叹:“去岁,卫将军诸葛瞻联合辅国大将军并录尚书董厥及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二人欲罢姜伯约大将军职,夺其兵权,改益州刺史。”

刘谌脑中灵光一闪,就像是有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了一般。

董厥、张翼、廖化都是奉命前往汉中支援姜维的,后来从姜维一同退守剑阁。

问题是这三位前去支援的领兵重臣全都是姜维北伐的反对者。

姜维的这句话,是在十分隐晦的暗示自己的处境,那就是前线内部已生龃龉,有山崩于内的危险。

这还了得?

刘谌当即拍案而起,剑阁可是大汉的最后天堑门户了,绝对不容有失!

“昨夜粮草已经先行,事不宜迟,孤今日便拔营动身。”

本以为姜维死守剑阁最大的困难是粮草问题,现在看来可没有这么简单。

自己得火速动身北上,亲自往剑阁坐镇以化解将帅失和的危机。

刘谌当即命张瑛先传令,命安汉侯王训、邸阁督罗袭尽起所部兵马于城北集结待命。

一个时辰后,永平桥外,一万兵马旌旗翻飞,戈矛照日。

参军常忌、西乡侯张瑛、邸阁督罗袭、安汉侯王训并在军前候命。

刘谌没有大肆宣扬,桥头,只有长史卫继同尚书令樊建携众相送。

“国事就托付二位了。”

“祝大王有所斩获,再次凯旋。”

“哈哈哈,那这永平门倒不如改叫凯旋门算了。”

众人闻言大笑,秋风飒飒,道上尘土漫卷。

桥边野菊芬芳,在几声鸥鹭啼鸣之中,刘谌率军启行,奔赴新都。

烈烈大旗之上,大汉两个字格外醒目。

不知为何,刘谌频频勒马回顾成都,心中总觉得有所牵挂,但又说不上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

在他身边,一名文士策马相随,见状不禁问道:“大王频频回首,想必是放心不下妻儿吧,舍家为国,真乃大义!”

刘谌哼笑两声,正要反驳,可忽然心如刀绞,旋即悲从中来。

紧接着脑中开始浮现出错乱的画面......滂沱大雨......鲜血......深涧......

白光......墓碑......一张模糊的面庞......汽车爆炸......庙像......长刀......

高速的画面不断重复闪现,就像那日涌入都安县城的大江之水一般迅速将他的脑袋撑破。

怎么了?

我这是怎么了?

杂乱的信息迅速耗尽了他的精力,在身边文士模糊惊呼声中,刘谌直挺挺从马背上跌了下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