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转载请注明来源:快眼中文网kyzww.com

时间过得很快,眼见着已经是寒冬腊月。在北京城的承恩侯府,大管家和珅穿着一身锦袍,带着两个仆人,一整个上午都立在翠花胡同上的承恩侯府的大门里头,忙着迎来送往。

承恩侯府并不大,就是一座五进的四合院,但是地段真心不错,就在北京的皇城根脚下,距离御马圈就隔了一堵皇城城墙。

当年胤禛封承恩侯的时候,除了这所宅子,大明朝廷还赏了他北京城外的一座庄子,包括一所乡村大院和一千亩爵田,还给了一万两银子的安家费,另外每年还有六百两的俸禄。还真是皇恩浩荡啊!可把小胤禛给高兴坏了,亲自跑去南京城给共和天子磕了九个响头,把脑壳都磕肿了。

不过大明朝给胤禛的恩典就到此为止了,差事是不可能给的,封地就更别想了,给他,他也接不住。

在大明朝再一次统一的过程中,的确实封了一批侯爷和伯爵,都封在了西北的陕西、甘肃、西域(天山南北)、雪域高原,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漠南和漠北蒙古地方。但是能封到那些地方的侯爵、伯爵,都是带兵带地盘投明的。而胤禛被明珠送到南京投降的时候,早就没有实力了,连遗臣故旧都没了,只剩下孤儿寡妇。

甚至这个胤禛都不是满清遗臣故旧们承认的康熙皇帝的正统继承人,保清当年还在太平谷的天京城呢,那可是康熙的嫡长子!

实际上大明朝廷封胤禛当承恩侯,就是为了平衡掉保清的影响力。所以胤禛只管混吃等死就行了,啥事儿都不用干。

可胤禛毕竟是胤禛,胤四爷就不是个愿意躺平等死的主儿!虽然没有能力干反明复清的大事业,也不可能在大明官场上有所成就。但他还可以做买卖,为子孙后代撑下一份家业啊!

所以胤禛成年后,就投身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业革命的大时代中去了,在张家口开办了“承恩酒坊”,出品的“侯府二锅头”畅销漠南、漠北。在“承恩酒坊”赚了钱之后,胤禛又开始在漠南蒙古购买了一大片农地,开办了“四爷庄园”。这所庄子主要生产酿酒用的高粱和玉米,因为采用了草粮轮作,所以胤禛的庄园还养殖了库伦驴,后来因为驴皮胶和驴肉火烧的流行,又让胤禛大赚一笔,成了张家口赫赫有名的大富翁。

等到胤禛年老以后,“承恩酒坊”和“四爷庄园”都已经办得非常红火了,可惜后继无人。他也不是没儿子接班,而是他那三个在他生前就已经养大的儿子弘时、弘历、弘昼都不是精打细算的买卖人,既干不好酿酒的买卖,更不会养驴。

所以胤禛就只好卖了酒坊和庄园,带着三个儿子返回了北京城,还把家业一分为三,给三个儿子在北京各置办了一条胡同,好让他们安安稳稳收租子。

至于他的承恩侯爵位,则传给了三个儿子当中脑瓜子最好使的老四弘历。安排完这些后,就心满意足的“卒”了,下去找他阿玛康熙皇帝汇报工作了。

不过创业难,守业也不易。胤禛留下的三份家业中的两份,最终都给败了。

老三弘时为人放纵,行事不谨,一点都没有“承恩侯”之子的觉悟,胤禛生前就时常和一批草原上的蒙古贵族子弟搅和在一起,喝多了就胡扯什么“七大恨”、“八大恨”的,为了这事儿没少挨胤禛的收拾。胤禛还想取销他的继承权,可是这个逆子却声称要去官府控告胤禛意图造反!胤禛气得都想一棍子打死他,结果还反过来给儿子收拾了一顿.

挨了揍之后的胤禛也没办法,只好随着这小子去外头闯祸!不过这个弘时就是口嗨,并没有真的起兵,所以胤禛最后还是混了个寿终正寝。

而在胤禛死后,彻底失去管束的弘时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变卖了胤禛传给他的家产,和几个蒙古朋友一起出海去闯荡去了,先去日本国雇了几十个佣兵,接着就跨过太平洋跑到东隋王国,想在那里搞一块地盘自己当领主。

结果在东隋王国浪了十年,最后两手空空回到北京,跑到继承了承恩侯弘历府上死皮赖脸混吃混喝不过也没混多少年,就死在贫病交加之中了。

弘历是胤禛三个儿子当中脑瓜子最好使的,可惜他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儿。不过他爹活着的时候他还算安分,就在家里读书写字,看着好像是文化人。可是胤禛一死,弘历也开始作妖了,不过他没去新大陆浪,而是南下金陵当了个“南漂”。

到了南京以后,弘历先是混文坛,一会儿搞诗社,一会儿搞书社,一会儿捣腾古玩,可惜都没什么收获。随后又想着混政坛,花了不少银子疏通关系,倒是巴

结上了李中山的儿子英王李秀清,当了一任丞相府文学从事。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李秀清因为平金帐汗国之战没有什么收获(金帐汗国被灭亡了),被反对派尊皇党轰下了台。而弘历不甘心自己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就跳反到了尊皇党魁首刘统勋手下,还偷拿出了一些李秀清的黑材料,悄悄献给了刘统勋,想要卖主求荣。

可是刘统勋却不敢得罪强大的勋贵集团——他打尊皇的牌子不等于他敢真的反对勋贵!他和李秀清的私交其实很不错,政治上的分歧也不算大,只不过他家里不是高级勋贵,只是李中山北伐时投靠的山东小豪强,所以才去“尊皇”的而他“尊皇”的办法,也只是修改《大明原法》,给皇帝加点“否决权”、“建议权”什么的。

不过修改“原法”相当于“修宪”,哪儿那么容易成功?所以折腾了好一阵子,也只是增加明玄宗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刘统勋在“尊皇”的问题上,都不愿意和勋贵派撕破脸。当然更不会开一个整治前任丞相的先例!毕竟他的丞相也不是终身的,下一任有没有都不知道呢!

弘历的行为自然是犯了大忌,非但没得什么好处,还被刘统勋一脚踢出了尊皇党,随后又被在野的李秀清恶狠狠整治了一番,还吃了官司。

不过当时保清还在吴周那边当一代高僧,人望极高。所以刘统勋只好出来说话,请李秀清放了弘历一马,让他两手空空回了北京。

回到北京之后的弘历有点心灰意冷了,但依旧没有躺平,而是迷上了旅游,和一群在南京结识的大明勋贵子弟游历四方,领略大好河山。终于在五十多岁时,把胤禛留给他的家业花得差不多了.

而在胤禛的三个儿子当中,只有老五弘昼是真心不折腾,就是守着家业过日子.不仅小日子过得不错,而且还有余力接济破落的弘历。

可惜弘昼不到六十岁的时候就病死了,而弘昼的儿子就不怎么愿意接济弘历这个承恩侯了。没了弘昼的接济,承恩侯府的日子就越过越拮据再加上弘历的儿子女儿挺多的,家里的开销又大,没多久侯府就到了变卖爵田的地步。那1000亩爵田和一所城外大宅很快就典卖一空,只剩下翠花胡同的侯爷府还在,支撑着侯府最后的体面。

不过随着弘历的年纪越来越大,这位老侯爷又开始吃香了——谁都想沾一沾老寿星的福气啊!还有些人想和老寿星打听一下长寿的诀窍。

所以每到年节前后,总有不少人会来翠花胡同“看老寿星”,再花点钱求个“寿”字。北京留守司和南京的皇上,也会派人来关心一下——大明最老的侯爷,也是个“老爵爷”了,是不是得关心一下?

所以这些年中,一个年节下来,承恩侯府都能有几千两的进项.这个弘历,愣是活成了一个宝儿,简称可以叫活宝了。

不过老活宝弘历毕竟是91岁高龄了,转年就是92岁了!

到了这个年纪,阎王爷可随时会派人来请!

而且老活宝最近还总是梦见康熙说什么康熙爷马上要登门了,这话听着可瘆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眼中文网ky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