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本就是这个时代最为正常的选官模式。自甲申以降,满清已然举办了六次科举考试,不光是从顺治三年开始每隔三年一次的明时旧例都未曾有过取消哪怕一回,甚至在顺治四年还加科过一次,不可谓不积极。而明廷这边儿,也曾举办过隆武朝乡试和孙可望的昆明乡试。

在座众人除了提出议桉的陈凯外,皆是科举考试的深度参与者和获益者,对于这项制度从心理上自是乐见其成。但是,却不代表此法不存在切实问题。

“天子不在,殿试如何举行?若仅仅是在各省举行乡试,考中者亦不过时举人功名,何以充实六科?”

“如今长江以南半壁江上尚未抵定,我等便急着举行科举考试,会否对北方士子不公?”

“福建、广东两省收复已逾五载,广西、江西和贵州则是刚刚收复,云南的情况应该比这三个省好一些,毕竟鞑子也没待多久便撤兵了,与闽、粤当是相仿佛。可浙江和南直隶仍在大战,就连湖广北部地区的战事也尚未完结。地方上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士心不稳,是否过于急切?”

“长江以南抵定在即,如竟成所言,战时内阁要尽快担负起联合各路王师的用,抡才大典又不可仓促举行,只恐缓不济急。”

钱谦益、文安之、郭之奇和张煌言先后表示了担忧,对此,陈凯并没有给他们以解决方案,反倒是将另一些他们尚未想到或是尚未提及到的问题一并摆在了台面儿上。

“问题还不只是这么多。”

迎着众人的不解,陈凯继续言道:“朝廷抡才大典,不是说举办就能举办得了的。考题有诸位在,自不待提,考试地点也都是现成的,可考官如何选择?士子的参考资格如何评定?若有士人得中过鞑子举办的院试和乡试的功名,我们是否予以承认?再有就是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举办科考的费用如何解决?”

“这……”

这个议桉本就是陈凯提出来的,显然,他远比其他人要想得更早,自然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来想到更多的问题。

“考官不是难事,院试由各省的提学道负责,乡试无非就这几个省,我等操劳些或是责成一些在乡的翰林、阁老襄助,亦无不可。难的是参考资格评定,现在这年景,莫说是结保了,怕是不少士子就连乡保和互保都凑不齐的。”

郭之奇是做过提学道的,对于科举考试从官方到考生的一应准备工自是最清楚不过。为了防止冒籍、匿丧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试,明廷规定参考考生除了亲供外,还要提交乡里保举、生员互保和官员结保以为身份证明。而且现在天下大乱,还要防着有人匿名参考、越级参考或是冒名顶替……

“还有,大明凭什么要承认鞑子的功名?”

“可鞑子已经承认了大明的功名,我们不承认的话,岂不是平白要将那些已经取得了鞑子功名的读书人都往鞑子朝廷那边儿推吗?”

“推就推了,怕他们干甚!”

“仲常,事关重大,不可意气用事。”

“牧翁,您是元辅,自要顾全大局。但下官想问一句,若是鞑子的汉军旗人前来参考,我们要不要承认?”

“仲常!”

光是一个是否承认满清功名的问题,郭之奇便与钱谦益吵了起来。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科举本就是为国敛才的途径,亦是争取儒家士大夫支持的良方,既然满清得了初一,大明凭什么不了十五。可是,这对于那些在家乡被满清占据后仍旧以大明遗民自居,至死不肯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的遗民而言、对于那些始终为大明奋战而没有机会参与科举考试的官员和潜伏者们而言,又何谈公平二字。

这一幕,着实让陈凯吃了一惊。可是转念一想,郭之奇如此倒也并不值得奇怪,多年前永历朝廷在肇庆时,为了笼络反正的李成栋集团,一度在用人行政上“重反正、轻守节”,甚至发展到了以曾经剃发降清为提拔的标准……

是否承认满清功名一事,正是郭之奇他们此前激烈斗争过的,显然是触动了其人的心结,这却是陈凯始料未及的。但是,出于对自身的身份认定和其他守节官员的利益考量,郭之奇也必定会继续斗争下去。

可放在钱谦益那里,曾经剃发降清的过往使得其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利,都免不了要承认满清的功名。毕竟,钱谦益是东南潜伏者们的领袖,他的消息能够如此灵通,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对满清地方高官进行拉拢、游说活动,自然是有着不少已经考取了满清的功名,甚至是已经进入到了满清官场的士人们在他背后加持,他就算是不为他自己着想,也要为那些同为潜伏者的同伴们着想。

此间,文安之已经喝止住了二人的争执。一旦稍许冷静下来,他们亦是连忙向对方致歉。只不过,若要二人在这上面妥协,怕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便是原则问题,陈凯叹了口气,只是稍思量,便突然笑道:“若是有一天,鞑子的满榜状元跑来大明的吏部哭着喊着要求侯缺,也许,对于大明而言倒是一件好事。不过,现在考虑这个,还是为时尚早。”

满清在顺治九年和顺治十二年都曾将科举考试分为满汉两榜,以扩大满洲旗人在清廷内部的占比,也诞生了有清一朝唯二的两个满洲状元。不过,满榜状元的含金量实在有限,始终为人诟病,倒是后来出过一个蒙古八旗出身的状元郎,为多数人公认为有清一朝唯一一个旗人状元。只是那时候已经是同治年间了,我大清离亡国也就剩下最后那几十年了,那时候旗人之中多是提笼架鸟,但凡有些上进心的也都是一副汉人士大夫派,便是这位蒙古状元也是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选择自缢守节。

陈凯此间看似打趣儿,实际上还是在暗示他们没必要现在就争个是非对错出来。毕竟,科举考试现阶段问题多多,只怕一时半刻也不是那么容易搞得出来的。

“对了,竟成,你刚刚说得举办科考的费用……”

眼见着陈凯也出言相劝,张煌言便连忙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面。对此,陈凯亦是连忙把话接了过去:“我曾听曾阁老说起过,隆武皇帝在位时的龙飞首科,曾得到君臣上下的高度重视。奈何,那时候仅仅是因仅仅是因为一个举办费用,便硬是从隆武二年的三月一直拖到了六月初七才举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足球]安东绿茵日记》《落崖三载后》【读趣阁】《赤心巡天》《从泰坦尼克号开始》《非洲创业实录》《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空间渔夫

快眼中文网【ky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帝国再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白月轻舟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言情 连载 8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袖侧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言情 连载 42万字
修仙女配谋长生

修仙女配谋长生

杨李涛涛
【各位小伙伴,近几天更新时间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小伙伴们等不上咱就转天一早看了,么么哒】【薇薇悄悄话:有CP哟!】【大长篇,故事娓娓道来,请君慢慢点评!进展慢,小伙伴们可以按需跳着读哟!】文案如下:修道十年,一次梦回,鱼采薇才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她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默默调整路线,继续砥砺前行。是女配又如何?她只管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重蹈覆辙又怎样?她一脚踏平,重铸康庄大道。誓要谋出一条无上
言情 连载 31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仙侠 连载 202万字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采蘑菇的老猫
秋言意气用事下,丢了狗屁似的工作,转头房东奶奶又找上门,说想要收回房子给孙子住。他只能揣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找可以过度的小出租屋。让秋言想不到的是,运气背到极点,人是可以掉下水井道的。让他更想不......
言情 连载 7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折酒三钱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言情 全本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