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中文网【kyzww.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最新章节。

姜泰的战略计划要实现,第一步必须说服冉朱孤领着他的两千兵出武关跟冉其吉所率的八千部会合,这一万兵在国境之外,还不知要“游击”多久,最好需要的粮草补给都需要游说东豫给予支援,如果东豫皇帝愿意直接援兵,拿下宛城是最最上策,但东豫是否能够给予援助,给予多少援助,冉朱孤说了当然是不算的,因此瀛姝竟然也参与了这回战前会议,姜泰显得尤其的礼贤下士,只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东豫最多给予一些粮草支持,哪里会掺合汉、赵两国的“摩擦”。

瀛姝当然也只答应了写秦章上谏。

而后就被恭送回了宝光殿,不再旁听会议。

冉朱孤没有一口答应接受这个听上去就极其险要的任务。

北赵在宛城本就驻有了重兵,冉朱孤凭靠一万兵力想要拿要宛城无异于痴人说梦,最多先以佯攻,让北赵明白纵管潼关危急,但羌汉非但没有疏忽武关,甚至已经派遣了冉朱孤率部主动迎战,北赵如果从宛城出兵袭击武关,极大可能受到羌部的伏击。

姜泰虽然自称为汉帝,但在包括大豫在内的六国看来,仅只承认他是北汉国主,他现在也的确没有号令天下的能力,哪怕在北汉内部,他虽是君,冉朱孤是臣,可他的君令冉朱孤未必一定要服从,当然,冉朱孤如果抗令,姜泰将他处死的能力现在还是有的。

可处死冉朱孤之后呢?

冉朱孤的族人和子孙可并非尽在长安城,等着被姜泰一网打尽,冉氏兵要是被逼反,这个时候姜泰内忧外患夹击,妥妥就是亡国的节奏了。

冉朱孤不发一辞,姜泰只好“柔软”的逼了下。

“其实不少臣公都谏言,如果处杀神元殿君,便能与北赵议和……”说着这话,姜泰看了一眼姜白基。

姜白基固然不愿被姚太后利用,但此时他还是乐意追随姜泰的,毕竟他已经选择了姜泰的阵营,又退回到见风使舵的立场,过去那场风险岂不就白冒了?他当然不希望姜漠反败为胜,已经到手的利益都要鸡飞蛋打,于是赶紧配合。

“陛下心系镇原王安危,无论如何都不会处杀神元殿君,那就只能抗击北赵,陛下都已经决定亲征督战了,虽然出关牵制宛城部的责任既险且重,如今也唯有交托给甘州公。”

冉朱孤的封地在甘州,故而他真正的爵位,其实就是甘州郡公。

“若陛下允我调动甘州部两万兵力,臣敢立军令状,就算不能夺下宛城,必将确保武关不失。”冉朱孤到底是出声了。

姜泰咬了咬后槽牙。

他就知道冉朱孤会趁乱而起,图谋不轨,冉朱孤握有武关在手,进可袭长安,退可奔东豫,谋逆之心可谓路人皆知,但他现在还不能仅以存在谋逆之心就把逆贼手起刀落地处死。

“朕已经决定,授大尚臣为武关主将一职,而且据金城公、大尚臣等臣公建议,除去冉公所率的一万京卫,尚有十四万京卫,已经足够兼顾潼关、武关两座关塞,如果从各藩部调兵驰援,一来会增加军需粮草等等负担,二来不利于及时完成军事布署,而且萧关之外,历来还散布着不少匈奴散部,这二十载来,我大汉与北赵、北晋的主要冲突,都集中于萧关内外,萧关的防守也不容有失,各藩部要随时准备支援萧关。”

姜泰当然不会把“金蝉脱壳”的计划公之于众,除了他的两个同胞兄弟以及大尚臣,就连姜白基都还被瞒在鼓里。

此时,眼看着冉朱孤仍然犹豫不决,大尚臣也加入了说服的行列:“北赵的先锋部共三万兵力已经抵达函谷关,据报,昨日就已经开展试探性作战,情势十分危急,还望甘州公以大局为重。”

文氏部的诸多官员也连声附和,冉朱孤才像是迫于无奈般表示奉旨遵令。

紧跟着,姜泰当然又宣布了让各部首先将麾下京卫移交,统一编入禁军,听从调令的决定,这简直不需要冉朱孤质疑,除了那些已经投诚姜泰的部首外,不少处于中立的部首都不情愿——他们麾下这些京卫,说白了其实是他们的府兵,全都是精锐心腹不说,北汉朝廷也从来没有发放过粮米财帛,养兵都是靠他们自己解决,一下子都交出去,听从姜泰以及大尚臣的号令,不说这些亲兵还能否收回,关键是极大可能被姜泰当成“先头兵”使用,造成惨重的伤亡,他们自己承担伤损,功劳全归于姜泰!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吵嚷声沸反盈天,姜泰也是无可奈何,不得不退步,仍由各部首统领各自的亲卫,但各部首必须服从调遣,这样一来,姜泰就不能让这些没有打散编入禁军的京卫留在长安待令,可是在战时,长安城又务必要闭城,留守的京卫也势必要充足,姜泰再次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于是,理所当然就想到了要把镇守汉中的守军调回的办法。

冉朱孤心中警钟长鸣,立即提出反对,他认为京卫共有十四万之多,守城三万已经绰绰有余,调拨武关两万,调拨潼关五万,尚余四万可暂时留在城中机动支援两关,足以对抗北赵发起的军事行动。

可姜泰担心的就是留下四万作为机动,京城反而会不保——如果他把自己的五万亲兵都调出,相当于把长安拱手相送姜漠,可要是他这回亲征,率领的大部份都是“乌合之众”,一但军中哗变,他自己怕都立时性命不保,死于逆军刀下。

必须要有足够的,忠实于他的武装力量,威慑各部的亲卫!

冉朱孤心中焦急,他现在已经意识到姜高帆的诡计核心了,相助者绝非姜漠,目的就是要助东豫趁机夺占汉中,可姜高帆并没有提出调动汉中的驻军,是姜泰固执己见,他在这个时候揭露姜高帆的居心,别说姜泰,恐怕就连姜白基、文氏部,还有那些处于中立的部首都不会听信。

当然,如果他坦诚姜漠和姜高帆早有勾结,甚至于北赵这回发兵攻汉都是两人的计划,镇原王就彻底没了活路,冉氏部也必须沦为他人刀俎之下的鱼肉,别说保下汉中,恐怕羌汉立即便糟灭顶之灾。

失了汉中,羌汉还不至于亡国,且姜高帆这个祸害今后也休想再把控羌汉的军政。

汉中就是东豫针对羌汉索要的好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中文网】地址:ky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以狐仙镇百鬼

我以狐仙镇百鬼

紫梦游龙
我出生那天,在我家院子周围落下了十九道雷,有个算命先生说,我是天生妖胎,一生命犯十八劫,不是别人死就是我死,结果那算命先生在我出生第一天就应了我的劫,抱着我刚出了村口就突然暴毙!
其他 连载 765万字
神话之后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地球第一个轮回,仙神消失。地球第二个轮回,龙凤无踪。地球第三个轮回,人类迎来绝望。身处地球第三个轮回中,丁欢寻找着契机,丁欢不想死。
其他 连载 265万字
谍战:从军统崛起

谍战:从军统崛起

咸鱼游啊游
关于谍战:从军统崛起:++++王星火,一名小小的社畜分子,重生回民国二十五年。黄埔九期,天之骄子,这是王星澜的初始身份。重生,只为保护家中亲人,却不料,偶入特务处(军统前身),成了一名特工。与日特争斗,逐渐觉醒,一步步走上特工之巅。正所谓,头顶神秘罗盘,知晓未来大事,王星澜转动乾坤,以小买大。且看,王星澜如何驰骋间谍疆场,为国造福!
其他 连载 278万字
嫁给前任他叔

嫁给前任他叔

木兮娘
李稚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绿了。阴差阳错,和前男友他叔在一块儿了。几周后,梁墨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李稚面前——“大嫂,请对头儿负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李稚被压着进民政局盖章,出门口,梁墨递给她一新婚红包。红包里安静躺着五张红票。“……”吓得烟都掉了。家宴上,前男友和小三喊梁墨“三叔。”李稚扔掉烟,慈祥的微笑“叫三婶。”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想过别人。——《岁月无声》【括弧】这篇之前
其他 连载 31万字
末世女穿成七零年代娇软小知青

末世女穿成七零年代娇软小知青

远家
慕允汐在末世艰难求生两年,死在了一场丧尸潮,睁眼却发现自己的灵魂穿到了七零年代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女孩身上!女孩性子单纯,和她同名同姓,被同班同学哄骗着一起报了名下乡当知青。不过好在灵魂绑定的空间还在!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慕允汐也多了一些保障和底气!还遇到了一个相知、相爱、相守一生的人。(修)本文架空,请勿代入现实!!!(有cp,介意勿入!)
其他 连载 101万字
七零岁月[古穿今]

七零岁月[古穿今]

稀饭饽饽
程晓艾是柳林县县令的独女,出嫁这一天在花轿中迷迷糊糊睡着了再一睁眼,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了……他们说,这里是70年代!阅读指南本文架空,勿考据~内容标签情有独钟穿越时空种田文年代文主角程晓艾┃配角知青们,赵家村村民们
其他 连载 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