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阁臣前些日子奉父皇旨意巡视辽东,可谓是成果赫赫,闹出了好大动静,即便我远在南京亦是时有耳闻,更是屡屡为赵阁臣的通天手腕而震惊不已!
数十年来,辽东镇总是桀骜不驯,堪称尾大不掉,所以我最初听闻赵阁臣要前往辽东巡视之际,也暗暗有些担心,总觉得赵阁臣虽是天纵之才,但此次辽东之行恐怕也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谁曾想……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赵阁臣只是稍稍出手整肃,就让辽东镇的骄兵悍将们皆是俯首帖耳了,这般智慧与手腕,恐怕就是前朝的宣成候与诸葛孔明在世,也不过如此了!
只是……您刚刚结束了北巡,就又匆匆赶来南京坐镇大局,实在是太幸苦了!还望您忙于朝务之余,也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已是江山柱石,我朝的大小事宜,您可都是不可或缺啊……”
就在赵俊臣暗暗打量吕德之际,朱和坚同样向赵俊臣行礼问安,表情间满是钦佩,不断赞叹着赵俊臣前段时间巡视辽东镇的显赫成就。
这一番话,看似只是寻常的客套与夸赞,还特别关切了赵俊臣的身体状况。
说起来,自从神医章德承的妙手回春之后,朱和坚表面上已经不似从前一般体弱多病了,反倒是赵俊臣……自从陕甘战事结束之后,就接替朱和坚成为了当朝最着名的病秧子,时不时就要称病不出。
所以,朱和坚这个时候关切赵俊臣的身体状况,倒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若是细细品嚼朱和坚的言下之意,只要是一位稍有政治敏感度的人,此时就必然是毛骨悚然、被吓得魂不附体!
这是因为……身为储君之候选,朱和坚不仅是公开宣称“辽东镇的骄兵悍将皆是对赵俊臣俯首帖耳”,暗示赵俊臣以文臣之身插手兵权、意图不轨,更还把赵俊臣比作了宣成候与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倒也罢了,虽然是蜀汉的最大权臣,但也是历朝公认的忠贞之臣,被历代帝王们视为臣子表率,受到历朝历代朝野君民的香火供奉。
但朱和坚竟然还把赵俊臣比作了宣成候!
宣成候是何人?
那可是汉朝一代的最大权臣霍光!
独揽朝纲、功高震主、以臣子身份行废立皇帝之事的霍光!
据说汉宣帝即位时,前往汉高帝庙祭拜,霍光同车陪乘,宣帝极为畏惧霍光的权势,只感觉如芒刺在背,简直是坐立不安,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陪乘,才总算是觉得轻松从容,这就是成语“芒刺在背”的由来。
后世权臣意欲废立皇帝时,为了掩盖动机,总是自诩“行伊霍之事”,由此可见霍光当年的权势之盛、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也正是因为霍光当年的权势太盛,所以霍光亡故之后,汉宣帝就迫不及待的把霍氏一族满门抄斩,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绝不放过,可谓是斩草除根。
所以,与诸葛孔明截然相反,霍光虽然也是一位权臣,同样是功绩赫赫,但历朝历代的皇帝皆是对他颇有异议,更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之中再次出现霍光之流,甚至可以说……自汉以后,历朝历代的种种政治权力改革,就皆是为了防止下一个霍光的出现!
如此一来,考虑到诸葛亮与霍光二人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与最终结束,朱和坚这个时候拿赵俊臣对比诸葛亮与霍光二人,自然是暗含着恐吓与要挟之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