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中文网】地址:kyzww.com

为皇帝清理议和派叫好,洪承畴此时真的认识到,当今皇帝是英明之君。

如果没有这个举措,他这个驻朝大臣别说把朝鲜拉回大明这边了,就是责问朝鲜和建虏议和的事情,都有点底气不足:

凭什么你大明就能和建虏议和,甚至连朝鲜遭到建虏入侵都不管?

朝鲜就不能和建虏议和,向建虏输送岁币?

纵然大明是宗主国,面对这种不占理的事情,说话的底气也不足。

清理议和派后,就可以把之前不救援朝鲜的行为,说成大明内部一小撮人的做法:

是那些人对抗朝廷,不执行救援朝鲜的命令。

如今朝廷已经把这些人全部清理了,请朝鲜君臣放心。

可以说,清理辽东的议和派,为大明和朝鲜的谈判,奠定了互信的根基。

让朝鲜不用担心和建虏发生战争时,大明会因为想着和建虏议和,对朝鲜坐视不管。

洪承畴想到这里,赞叹了一下皇帝英明,又问鹿善继道: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让我们在朝鲜怎么做?”

鹿善继嘴上含笑,说道:

“陛下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朝鲜拉回大明这边,断绝和建虏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封锁建虏获取物资的渠道,组成一个包围圈。”

“其他吩咐就没有了,让我们放手施为。”

“即使毛帅那样图谋在朝鲜获取一块封地的,陛下也会乐见。”

这是他感觉最舒服的一点,也是他和孙承宗交流时,都很认同当今皇帝的原因。

当今皇帝不管想法对错,在战略上都很明确。

而且在给出指示后,就会让前线放手施为。

虽然对前线的将帅免不了分权制衡,却都是必要的措施。

孙承宗这次在辽东,比上次还要舒服点

至少他能让前线放心修筑营寨,不担心营寨丢失后,会以失陷城寨的罪名被处斩。

如今的宁锦一带在他的指挥下,已经又开始修建堡垒,用于阻挡建虏。

现在就轮到洪承畴享受这种感觉了,他此时方才知道,自己这个驻朝大臣的权限有多大。

只要他不把朝鲜君臣逼到建虏那边,那是怎么做都可以。

惟一能对他形成制约的,只有鹿善继这个驻朝参赞,还有毛云龙那个驻朝武官。

只要搞定了这两人,他在朝鲜做什么皇帝都不会管。只要他有本事,甚至能像毛文龙一样,在朝鲜图谋一块封地。

“这可”

“真是放权啊!”

感叹着说出这句话,洪承畴此时感觉到,自己如果完不成任务,还不如找块石头撞死算了。

无论自己有什么想法,都能在担任驻朝大臣时用出来。

所以他和鹿善继仔细讨论,确定了出使朝鲜的策略。

很快,洪承畴就找到毛云龙,通过他见了毛文龙,说服毛文龙等待几个月,自己会在清川江以北,让朝鲜国王给他一块封地。毛文龙不知他能不能做得到,但是这么多年都过来了,等待几个月也无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崇祯重振大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快眼中文网ky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