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依旧沉浸在武曌登基的喜庆与变革氛围中,又一件大事悄然拉开帷幕。白马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寺中数位德高望重的法师齐聚一堂,为首的慧明法师手中捧着一本精心撰写的《大云经疏》,此疏乃是众法师耗费数月心血,结合《大云经》深意与武曌称帝之事所着,旨在进一步宣扬武曌乃弥勒佛转世,顺应天命。
数日后,慧明法师等一行人庄重地踏入皇宫,向武曌献上《大云经疏》。慧明法师双手高高举起经疏,神色虔诚:“陛下,此乃我白马寺众僧潜心钻研《大云经》后所着之疏。经疏中详细阐述了陛下以弥勒佛转世之身君临天下的神圣使命,愿以此助力陛下弘扬佛法,稳固武周江山。”
武曌接过经疏,缓缓翻开,细细研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众法师一片赤诚,朕心甚慰。此经疏甚好,正合朕意。”
随着《大云经疏》的献上,武曌当即下令,全国佛教大兴。各州需即刻筹备兴建大云寺,将佛教的昌盛与武周政权紧密相连,让天下百姓皆能感受到佛法的庇佑与武周的威严。一时间,各地官员纷纷响应,忙碌于选址、筹备建材等事宜。
与此同时,武曌又将目光投向了林羽。朝堂之上,武曌目光如炬,看向林羽:“林爱卿,朕命你监造龙门石窟。此乃弘扬佛法、彰显我武周国威之举,意义重大,你务必用心。”
林羽听闻,心中一惊,连忙跪地:“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林羽深知,监造龙门石窟这件事情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这可不单单只是关乎着佛教文化能否得以良好的传承和显着的彰显,更为关键的是,它还是武曌用来巩固自身政权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因此,当林羽接到圣旨之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了起来。
首先,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召集了国内那些处于顶尖水平的工匠们。这些工匠可谓是人才济济、精英荟萃啊!他们有的来自于广袤无垠的北方大地;有的则出自秀丽多姿的江南水乡;还有一些人是从遥远的西部边陲远道而来……尽管他们各自的家乡相距甚远,但却都拥有着令人惊叹不已的精湛技艺。其中,有的人尤其擅长精雕细琢那栩栩如生的佛像;而另一些人则对建筑设计方面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
待这些能工巧匠全部集结完毕之后,林羽便赶忙将他们召集到一起,大家围坐成一圈,开始详细地商讨关于龙门石窟具体的建造方案。只见林羽一脸严肃认真,目光坚定不移地对着在座的各位工匠师傅们说道:“诸位师傅们呐,此次咱们负责监造龙门石窟这项重大工程,可是奉了当今圣上——陛下的旨意啊!这件事情意义非凡,它不仅仅关系到咱们武周王朝今后的发展走向,更承载着无数百姓对于佛教信仰的深深期许。所以说,咱们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才行啊!一定要把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如同活灵活现一般,能够完美地展现出佛法所蕴含的那种庄严肃穆以及慈悲为怀的精神内涵。”听完林羽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在场的工匠们无不深受鼓舞,纷纷频频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重托和期望,圆满完成这次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
随后,林羽又亲自前往龙门石窟选址,实地考察地形。龙门一带,山水相依,景色秀丽,林羽站在河边,望着那陡峭的石壁,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规划。他深知,这里将成为武周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将见证自己在这新政权下的责任与担当……
林羽刚着手监造龙门石窟,便遭遇了技术难题。龙门石窟所在的山体岩石结构复杂,部分区域岩石质地松散,在雕刻佛像时极易出现崩裂。工匠们在尝试雕刻一尊大型佛像时,佛像的手臂处突然出现一道深深的裂缝,前功尽弃。林羽赶忙召集工匠们商讨对策,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皱着眉头说:“大人,这岩石太棘手,咱们惯用的雕刻手法在这儿行不通,得想新办法。”
林羽陷入沉思,深知这关乎佛像的完整性与石窟的整体质量,必须尽快解决。
资源调配也让林羽焦头烂额。建造龙门石窟需要大量的优质石材,可附近的石矿产出有限,难以满足工程进度。从外地运输,路途遥远,成本高昂且耗时久。有一次,石材运输队伍在途中遭遇暴雨,道路泥泞难行,石材迟迟未能送达,导致工地停工数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快眼中文网【ky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医途大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