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朱标,求我当皇帝》转载请注明来源:快眼中文网kyzww.com

奉天殿内

“皇上,臣等按照世子提出的方法,接种牛痘之人,病症痊愈之后,再无感染天花的迹象。”

“臣等辩证之后确定,接种牛痘确有预防天花之功效,此法出现,乃是皇上之幸、我大明之幸,实属可喜可贺!”

王御医慷慨激昂的声音在朝堂响起。

端坐在皇位之上的朱元璋,此刻眼中是异彩连连!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宝贝孙儿朱允熥提出的办法居然真的有效!

此时的朱元璋只觉得与有荣焉!

而听了王御医的话,大殿内众多大臣此刻心中也是震惊不已!

这天花是什么?

染上难逃一死的瘟疫!

就算是神仙下凡,染上天花怕不是也要丢半条命。

自古以来,天下人对天花可谓是畏之如虎,谈之色变!

现如今,朱允熥提出来的牛痘接种之法,居然能够预防天花,如何不让他们震惊!

如果这办法推广开来,岂不是说日后天下万民便不再惧怕天花了?

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劳啊!

就在众人心中震惊不已的时候,朱元璋这边已然是稍稍平复了心中的激动,轻咳一声。

“既然接种牛痘之法有效,那便由太医院整理成册,下发各地州府,尽快推广此事。”

说完,朱元璋顿了顿,片刻之后,缓缓道:“太子嫡次子朱允熥献策有功,擢封靖安王!”

此话一出,不少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大臣们,看向朱元璋的脸色都变了!

纵观朝堂,郡王亲王不少。

但似朱允熥这般年纪,这个辈分的皇室后辈,可没有一个封爵的!

因为对于郡王的册封,朝廷礼制里面有明确规定。

凡是皇家子孙,一般都是年龄超过十岁之后才会予以册封,眼下允熥才六岁还不到!

小小年纪便得此殊荣的在孙儿辈中也只有他一人了。

朱元璋这样一步到位,朝堂众人也是反应各异。

队列之中,蓝玉眼见朱允熥如此受朱元璋看重,如今更是封爵,心思也不由得活泛起来。

先前祭祀常氏的时候,他还只当自己这外甥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现如今陡然发现,这孩子可不一般。

怪不得在宫中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而先前给朱允熥授课的吴颙,此刻却是神色复杂,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场之人或多或少心思各异,唯有那队列前面站着的朱标是真的开心。

不仅仅是因为牛痘接种之法奏效,更是因为朱允熥被封郡王!

再加上近段时间朱允熥对他的亲近,朱标心里自然是高兴。

退朝后,朱标乘着金辂车返回东宫,一路上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收起来过。

刚一入院,朱标便看见吕氏迎了上来。

只见朱标双眼含笑看着吕氏,语气中满是喜悦。

“给孤备好酒菜,孤今天要好好喝两杯。”

看见太子殿下喜笑颜开,吕氏的声音也跟着轻快起来。

“殿下今日的心情很好,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李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眼中文网ky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