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劫回个夫人》转载请注明来源:快眼中文网kyzww.com
黎明破晓。
濮都百姓还沉浸在新春的喜庆中,骠骑大将军刘勇已点兵三万,自濮都西边军营倾巢而出,迎着初阳飞驰而去。
早将各事安排妥当的甄伏急匆匆赶来,登上城楼,遥望相送,也只堪堪瞧见大军的长尾。
“放心吧,刘将军从军多年,对匈奴的作战策略更是熟悉,此去必可逢凶化吉。”
话音甫落,一件大氅落在甄伏肩头。
她恍然回过头来,便见杨嬷嬷立在她的身侧,而不远的高墙拐角处,是元老夫人。
原来她们更早。
见元老夫人面容虽有疲惫,但神色却很平静,甄伏缓缓转过身来,朝着元老夫人福了福身子,随即上前托起她的手臂,声音柔和:
“得了闲,便想来送一送他们,不料祖母更快些,您怎么不多歇息歇息呢。”
元老夫人自半夜便陪在书房议事,待决策一下众人各自散去时,甄伏嘱咐了两位长辈务必回去歇好。
然如今看来,祖母不仅没有回西殿,反是早早来此陪着点兵了。
思及此,甄伏再次将视线投向三万精锐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道:“主公留下的兵力确属上乘。”
想来,他早预料到后方必有一战,这三万精兵是用来保命的。
“韫泽用兵向来谨慎,他既算得出必有一战,便也大约算出了这一战的时间。”元老夫人见甄伏怅然,也随她望向远方,神色依旧平静,“既如此,便会算紧时间回援后方,你且放宽心便好。”
“若从赵都归濮,急行军尚且需要十日,若还要赶往燕北,恐怕仍需三五日,而疲军应战乃用兵大忌。”甄伏顿了顿,又道:“更何况,将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让出,士气也将大受挫折,对战匈奴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
她的语气中充满凝重,惹得元老夫人不由侧目瞥了她一眼。
好半晌,元老夫人才轻轻拍了拍甄伏的手背,轻声笑了笑:
“他既做了两手准备,必然有解决之法,你莫要将担子真的全往自个儿身上挑了。
我濮国的兵力并不都随他讨伐天子去了,那些随时待命的边境驻防兵力,亦可随传而至,境况并没有你想的糟糕。
更何况他不会弃濮国后方不顾,是以必会竭尽全力回援。”
元老夫人阅人无数,自然晓得甄伏的脾性,只怕她听了曹显留下的旨意,便不要命地死守阵地,临危硬扛,是以想先将她安抚。
然甄伏眼神晦暗不明,显然没有被安慰了的轻松神态,只凝重反问:
“若是放弃南边的胜果,那这场仗不就白打了吗?
那外祖父所期待的繁华盛世何时才能重现?”
她的声音很轻,却让元老夫人如听惊雷般。
这场仗是指后汉天子和濮国主公的对战,是天下霸主之争的战役。
而那繁华盛世则是当初元老夫人在大弩山上用以说服甄伏归顺濮国的话由。
所以他夫妻二人都想尽快结束分崩的天下,神州一片安宁。
这样的认知让元老夫人忽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甄伏没有细究元老夫人眼中的惊愕,只郑重继续说道:
“如若可以,必要花最大的代价,将匈奴拖住,直到主公将南边战事彻底完结,才能让濮军与外族正面抗击。
在晋地,我曾为主公拖住数万兵力,如今,我仍要为他守住后方。”
末了,她垂下眸,让人看不清神色,只低低地说了句:
“我答应替他守好后方,他也不能食言,要安然回来。”
她的声音虽寒风狂舞,落入空中,消散而去,但仍耳聪目明的元老夫人却听得一清二楚。
“你这丫头......”元老夫人声音中夹着几分哽咽,是多年来难得的唏嘘低喃:“我那孙子何德何能,让你如此心甘情愿?”
她沉思良久,拉过甄伏的手,也将甄伏的神思带回,郑重说道:
“我孙儿能得你这般相知相护是他三生有幸,但你也要需答应祖母,不可为了取胜莽撞行事,照料好自己,等到他回来。”
*
数日后,又下一城的濮军进驻巴蜀边境一座小城,在此安营扎寨。
城里城外又是一片兴高采烈的吆喝声,就连巴蜀的百姓也未表现出过多的抵制情绪,是以,臣民空前激奋。
“真没想到那些雍兵也这般不堪一击,我看刘氏真的是寿数已尽了。”林其随曹显快步进了大帐,自顾抓起大壶给自己满上一碗茶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月影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眼中文网ky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